近日,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(内蒙古工匠学院)能源与材料工程系教师武晨华和同事赴广东佛山职业技术学院、氢能源科技公司等合作校企,为教学做准备。今年,该学院新增加了氢能技术应用专业,新学期迎来了首批学生。武晨华是该专业负责人,他的主要任务便是与企业对接,了解供需情况,制定培养方案。
新专业的变化,是内蒙古职业院校主动优化专业设置、填补相关领域人才缺口、助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一个缩影。
近年来,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聚焦高质量发展,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平台、“产改”赋能建功立业平台、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平台,引领广大职工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攻坚克难、创新创造,持续擦亮“工”字品牌、展现工会作为。
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平台
在内蒙古绿色算力(人工智能)工匠学院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中心,专业老师正在教授学员操作技术。今年,该工匠学院积极规划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、高校毕业未就业学生专项技能提升培训、职业院校在校生新质生产力赋能培训等相关培训项目。
据了解,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投入资金1230万元,从稀土新材料、算力、新能源、生物科技等方向培育打造6家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工匠学院。依托22家内蒙古工匠学院开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培训、高技能领军人才示范培训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知识培育等,全年计划培训1.8万人次,通过工匠学院平台,深化产教融合,逐步探索组建工匠学院联盟。
自治区总工会重点指导和支持稀土、石墨烯、硅等新材料,新能源、算力、大数据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重点产业,大力培育新材料工匠、新能源工匠、算力工匠、智能制造工匠,实现工匠培育选树从过去以制造业实体经济为主,逐步向助力新质生产力建设发展为主,让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工匠成为北疆工匠,优先推荐培育大国工匠。
自治区总工会还举办全区工会助力科技“突围”工程、发展新质生产力集中推进行动。该行动以数智化建设为牵引,全链条服务职工创新创效活动,持续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工作室联盟建设,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工匠学院,促进职工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。
打造“产改”赋能建功立业平台
攻克技术难题41项,总结提炼特色操作法17个,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,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……这是中国兵器北重集团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发挥创新工作室联盟“联合作战”能力交出的成绩单。
传统产业“向高而攀”、新兴产业“向新而行”……在北重集团厂区里,车间里的每一声轰鸣、科研机构里的每一项成果,一个个鲜明的变化都源自职工的创新活力。
北重集团的成绩单得益于近年来大力推进“产改”,以各单位生产一线的共同需求作为创新突破口,将各个职工创新工作室聚拢到统一平台协同攻关,让广大员工创新有平台、技能交流有场地、创新创效有成果。集团工会创新推动“工会 ”竞赛模式,聚焦公司新产品研发、核心零部件产品自主开发等重点工作,积极推动竞赛活动向未来产业延伸拓展。
同时,自治区总工会不断深化拓展“产改”领域,将稀土产业链“产改”纳入内蒙古“产改”第四批试点重点内容,打造稀土产业“产改”集群试点,从原料、材料、萃取、应用等方面选择不同的链上企业作为自治区“产改”试点单位,积极推动竞赛活动向未来产业延伸拓展。
今年,自治区总工会发文明确10项措施支持包头“两个稀土基地”建设,组织了20个与新质生产力密切关联的竞赛工种,并在奖金补助、优先推荐自治区五一劳动奖、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。
打造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平台
2023年,在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中,中国北方稀土(集团)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张文斌团队完成的“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”项目成果,成为内蒙古首个荣获全国一等奖的职工创新成果。
张文斌从默默无闻的一线职工成长为稀土湿法冶炼工艺领域专家,以其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是内蒙古建设“两个稀土基地”的生动实践。
近年来,自治区总工会注重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,加大人工智能、数字算力、风电光伏、氢能源、低空经济、现代网络配送等劳模(职工)创新工作室建设力度,逐步实现重要节点全覆盖。据了解,自治区总工会每年投入一定资金支持各级劳模(职工)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联盟立足生产岗位、产业链及行业发展开展创新创造。
自治区总工会始终坚持推动广大职工积极开展跨领域技术创新活动,加强交流、优化协作。通过促进职工成才、职工创新和职工创新成果转化,助力产业突破生产技术壁垒;通过跨领域交互融合创新,在实现单项技术创新突破的基础上,实现成组技术群的协同性突破,从而构建“技术-企业-产业-经济社会”的良性发展循环。
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张慧宇表示,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是新时代赋予工会组织的重大课题。各级工会要持续聚焦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大局,向“新”而行、向“新”聚力,以提升职工素质为重点,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,以激发创新创造为载体,组织广大职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功立业,以数智化建设为牵引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,让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,奋力跑出工人阶级创新创造的“加速度”。(来源:工人日报)